敦煌文书中唐代属猪写经人在佛卷绘猪形护经神,可能与积光佛母的信仰有关。积光佛母,梵文称作Marici,意思是“光线”,音译为“摩利支”。原为古印度民间崇拜之神,与婆罗门教太阳神Surya和印度教中的猪面人身女神华希拉都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,后被佛教所教化吸收,成为守护佛法者之一。 积光佛母具有种种大神通自在之法,能救芸芸众生于危难水火之中,被视为隐身和消灾的保护神。其形象通常为三面八臂,其中一面为猪面,骑猪或乘猪辇,猪面、骑猪或乘猪车是积光佛母区别于佛教中其他尊神的最大特点,是辨认其身份的标志,也是其被称为猪神的最直接原因。 唐代时积光佛母信仰已传入中国,写经人可能希望通过绘制猪形护经神,即积光佛母的形象,来祈求佛母的庇佑,保护佛卷免受损坏和亵渎,同时也表达对佛法的虔诚和敬意。写经人将自己的生肖与积光佛母的猪形形象相联系,或许认为这样能获得更特殊的护佑,因为在佛教中,生肖与菩萨等也有一定的关联和象征意义,通过这种方式,写经人将个人的信仰与生肖文化相结合,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对佛教的尊崇和对经文的珍视。 |